打開孩子的心靈之窗-鄭仁雨老師

作文課,十幾位國小五、六年級生,有的埋首振筆寫作,有的閉眼沉思,有的轉筆搔首,一付莫可奈何之神情;我趨前低問:「寫不出來嗎?」「不想寫,每天都在上課,放暑假我反而更累,更無聊。」
「爸媽沒帶你出去玩嗎?」「他們都好忙,在家裡,我也只能看電視,無聊死了。」
雖然,這種情況並不是全部學生都如此,但卻相當程度的反應出學生寫作時遭遇的困境,他們太缺乏和大自然的接觸,每天生活在水泥叢林和虛擬的電子世界裡,他們的心靈很少得到天然的滋潤,不曾看過日出日落,不曾親見海洋,親聆濤聲,更不曾夜觀天象和星星對話;鳥語花香蝴蝶飛只是電腦桌布的圖像,未曾得到絲毫感動。試想,一個在人工環境下成長的孩子,我們能冀望他擁有天人合一的胸襟,民胞物與的情懷嗎?答案當然是否定的。

現代父母忙於工作,無暇陪伴子女成長,實在是一件既無奈又殘酷的事實;但孩子的心靈枯竭,個性消極卻又是無法等待而亟需改善之事,兩者之間如何求其平衡呢?其實它並不如想像中困難,打開孩子的心靈之窗,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用心思,便可有極大收穫。例如:晚飯後,帶孩子到公園裡散步,看看月亮星辰,聽聽蟲鳴鳥叫,聊聊彼此心事;或找一個放假天,起了個大早,到汐止山上欣賞日出,看山嵐的縹緲之美,聆聽鳥雀的婉囀清唱,再跟孩子解說各種自然現象的原因;讓他濯足在清涼小溪裡,看游魚、戲蝦蟹。凡此種種,一個月一次,二次足矣,親子既可享受天倫之樂,又能促進身心健康,最重要的,乃在於「開啟孩子的心靈」,讓他們飽濡大自然的精華之氣,瞭然於天地萬物之微,發而為文,即便是粗淺文字,也能行雲流水,感人至深。

我們為人父母者,不可忘記的是︰稻子是無法種在屋子裡的,它要接受陽光、空氣、雨水的薰陶培育,才能結出纍纍的稻穗,我們心愛的幼苗,又何嘗不是如此呢?